欢迎来到远景建筑! [ 请登录 ],新用户?[ 免费注册 ]

免费发布信息

热门关键词: 设计施工 砖瓦 彩画 建筑案例 园林景观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行业资讯 > 古建风水

《营造法式》里的千年古建筑美学

浏览次数:1329     发布时间:2020-02-7

  

 

近年来中国社会在剧烈的变化中趋向西化,社会对于中国固有的古建筑及其艺术多加以普遍的摧残。尤其对于见识越来越广,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都市年轻人,传承和弘扬中国古建筑似乎成了一项“逆时代”的另类工作!

中国古代的古建筑靠师徒口传心授,很少写成书,所以能够传世的古建筑专著可谓凤毛麟角,《营造法式》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本。可以想象,年轻的梁思成收到这本书的时候,就像得到武功秘笈一样开心。
事实上,除非我们麻木到不知道尊重中国悠久,灿烂的文化,如果有复兴国家民族建筑的决心,对我国历代文物加以认真整理及保护时,我们便不能忽略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!
    《营造法式》(陶本)大木作制造图样之一。这本北宋时代的书像天书一样没法读懂,即便是熟读《四书五经》,《春秋》《论语》烂熟于心的古人,也因不是建筑专业出身,根本无法理解书中乾坤!
      梁思成和他的同事们破译天书的第一步,是在中华大地上遍寻唐、宋、辽、金时期的古建筑,其中最重要的三座建筑,分别是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、山西应县木塔和五台山的佛光寺大殿!
      特别是在对独乐寺观音阁的研究当中,他发现这座建筑虽然有成千上万个木构件,却总共只有六种规格。这说明,它是一个高度标准化的设计,这是中国古代建筑非常重要的秘密。
      这个秘密在《营造法式》中是怎么表达的呢?有一句很重要的话:“凡构屋之制,皆以材为祖。”这里的“材”字,指的是标准木材。
     《营造法式》把这个标准材的断面规定为3:2,还让它具有了高度科学的受力性能,并且把这个材分成八个等级,用来盖规模大小不等的建筑。
一句重要的话:“凡屋宇之高深,名物之短长,曲直举折之势,规矩绳墨之宜,皆以所用材之分,以为制度焉。”意思就是,是指一座木结构古建筑浑身上下各种重要的设计尺寸,其实都是以材为基本的模数,模数化的设计是中国古代建筑很重要的一点
      标准材占据了一个木结构建筑绝大部分的材料。可以想象,这些标准材可以在一个工厂里大量地生产,然后搬到工地现场进行加工和组装,这样大大加快了中国古建筑建造的速度。

中国古代建筑的标准化、模数化、装配式,最后真正实现了所谓的多快好省。把它和计算机思维一比较,就会发现两者是非常相通的。
      我们可以根据《营造法式》做一系列的标准木构件,形成一个模型库,在建造任何一个独特建筑的时候,只需把模型调出来,修改一点尺寸就能进行搭建。

什么是模数呢?简单地说,如果有两个人长得一模一样的话,我们说他们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,所以标准材其实就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模子。
       一个很形象的例子是斗栱。像漏斗形状的木结构构件,叫斗;所有长条形像弓一样的木构件则叫栱。
      所有栱的横断面,其实都是一个标准材,不管它在什么地方、具体叫什么名字。不仅如此,所有用来连接斗栱的这些枋,它们的横断面依然是标准材。
     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关于建造神速的神话。比方说唐长安的皇宫,大概三倍于今天的北京故宫,十个月建成。再比如说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最大的木结构建筑,武则天时代的明堂,宽和深差不多都是90米,占地面积大概四倍于今天的故宫太和殿,高接近86米,比应县木塔还要高,这样的一座皇皇巨构不到一年建成。
       唐太宗时代的名臣魏征为官清廉,家里都没有堂屋,李世民看不下去,就把皇宫中的一座小殿赐给魏征当他家的堂屋。这座小殿从皇宫搬到魏征的府第,再到盖起来,一共就花了5天时间。
      非常复杂的佛光寺大殿或观音阁,事实上大家看到的密密麻麻的斗栱都是标准件。